10月21日下午,新闻传播实务前沿第六期讲座在逸夫楼408教室如期举行。讲座以“你的镜头会说话”为主题,特邀湖南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摄影工作室负责人丰奇老师担任主讲嘉宾。讲座由唐永亮老师主持,2023级全体新闻学专业学生参加。

讲座伊始,丰奇老师以“湘超”足球联赛直播为例,说明了如何通过特写镜头精准捕捉球员、教练在进球瞬间的细微情绪变化,让镜头传递出赛场的真实情感。他强调“镜头要有情绪和情境,要让你的镜头说话”。
随后,丰老师谈起拍摄前的准备工作。他强调,编导与摄像的充分沟通是成功拍摄的基础,在与编导沟通的同时,可以有意识地寻找拍摄细节。摄像需根据主题与环境统一设备与拍摄风格,并提前联想人物、情节与环境,构思出具有仪式感和表现力的画面,预设好是否需要录入现场声,以声音来表达人物情绪,心境,转场,介绍环境等。到达现场后,实地查看环境、寻找角度与制高点同样至关重要。
接着,丰老师以其团队创作的纪录片《我爱你中国》为范例,深入剖析了纪实拍摄中如何确保事件的真实性与完整性。他指出,尤其在突发事件中,摄像师的首要原则是“先开机,确保有,再调整”,不要频繁停机,以保证能记录完整过程,增强叙事的说服力。

在讲座中,丰奇老师着重做了镜头语言这一部分的内容讲解。他通过展示参与拍摄的一次会议经过和纪录片《我们都是追梦人》中的一个创业实践的片段,分析其中不同人物在镜头前流露出的不同状态、情绪和表情。他说“编导的一些话可以藏在画面里,通过画面内在的逻辑,在前期与摄像沟通完成;也可以在后期通过剪辑来完成。但能在前期解决的问题,决不留到后期”。

本次讲座中,丰奇老师也给我们分享了许多拍摄心得。在多机位拍摄时要交代清楚各机位的不同景别,避免重复,最重要的一点是主抓实况的设备要保持长期工作状态,不能停机。在专题片和纪录片中,如若遇到需要隐藏式拍摄的画面,我们要学会让采访对象卸下对镜头的防备,展现最真实的一面。
讲座最后,丰奇老师勉励同学们不断锤炼专业技巧,勇敢尝试新鲜事物,用会说话的镜头记录真实、传递情感。
(邓琰 李宛容)